中城联采的绿色采购“白名单”你进了么?
时间:2020-08-28

当前,煤炭、铁矿石、金属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人力成本持续上涨,通胀持续,外贸受阻......制造业该关心什么?如何持续获得采购方的信任,获得源源不断的采购大单?市面上太多“降本增效”的“小窍门”不过是杯水车薪,企业更关键的是要苦练内功,踏入经济转型的快车道。
不论企业愿不愿意,绿色转型的关口已经到来,深度参与绿色转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经济内循环期,所有制造业企业头上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企业迫在眉睫的“功课”。
加入绿链行动,进入环境合规的供应商“白名单”,加入绿色联采,就是正确答案。
重要通知
中城联采绿链行动就蔚蓝地图数据库
环境监管记录致供应商的通知
中城联盟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的发起单位之一,一直支持和推动绿色采购的工作,践行“不绿色,不采购”的倡议。在第九批中城联采中与绿链行动的深度合作中,推动了146家供应商达到了环境合规化的要求,进入“白名单”。中城联采很重视供应商的环境表现,推动供应商进入“白名单”在未来可能成为联采的必然要求。
贵公司作为第十批中城联盟联合采购的供应商,经查询,在绿链行动环境合规化凯发k8娱乐app的技术支持单位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运营的蔚蓝地图数据库中存在企业环境监管记录。
贵公司应就蔚蓝地图收录的环境监管记录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时通过蔚蓝地图网站向社会公开披露违规原因和整改措施。

从2018年第八批中城联采到2020年第十批中城联采,绿色联采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就环境违规问题进行整改,提交环境反馈信息,加入绿色联采的环境合规“白名单”中,企业绿色生产、绿色转型之路不断加速,赢得了政府、品牌客户和公众对企业绿色形象的认可。
2018年第八批中城联采
2018年,第八批中城联采有35家成员企业,完成了41个品类的联合采购。
中城联盟将绿色采购标准纳入了联合采购标准之中,在绿色采购培训会上为60余位中城联采职业经理人进行了培训,推进供应商整改自身环境问题,进行绿色采购。
2019年第九批中城联采
2019年,第九批中城联采有38家成员单位,共完成了41个品类的联合采购,总采购金额51亿元。共推动了 146 家供应商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上进行核查,进入到环境合规的“白名单”中。
第九批中城联采的130多个人,以绿色采购者的身份,以40家房地产企业为背书,用全新的标准,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为两个数字的不断减少——“中国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0%、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8%”——持续贡献力量。
2020年第十批中城联采
2020年,第十批中城联采有45家成员企业,共完成了48个品类的联合采购,183家优秀供应商伙伴最终突出重围,摘得百亿大单。
当前,联采的环境合规整改行动正在进行中!
现在就行动,马上提交针对环境监管记录的反馈说明,加入绿色联采,
进入环境合规“白名单”,成为采购方信任的低环境风险凯发k8娱乐app的合作伙伴!
希望大家积极提交整改材料,积极参与到绿链行动中来!
(具体行动步骤请见下方“如何行动”)
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正在加入绿色联采!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品牌商正在关注!
如何行动?
联合采购供应商如何进入绿色采购“白名单”?只需要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这个第三方环境信息平台“蔚蓝地图”上进行用户注册?升级为企业账户?披露环境信息。简单几步,加入绿色采购“白名单”!
详细步骤,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详情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是国内一家全面收集环境质量信息、企业环境表现和排放信息的大数据研究机构。其“蔚蓝地图数据库”涵盖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337个地市级行政区,监控780多万家企业,收录超过180万条企业违规超标记录。截止2020年8月,ipe已经推动超过1.1万家企业披露环境整改信息和环境数据。据ipe主任马军介绍,每周通过蔚蓝地图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达百家,所披露的信息涉及企业针对过往环境问题的整改措施,以及年度污染物排放与转移数据。
我们呼吁联合采购供应商们积极行动起来,加入绿色采购白名单!深度参与绿链行动生态圈,对环境违规问题积极整改,不断提升环境表现,符合绿色供应链相关的政策要求、客户要求和消费者环保要求,塑造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扩展自身绿色品牌的影响力,在绿色采购的大蛋糕中占有一席之地。
越来越多的联合采购供应商已经在ipe“蔚蓝地图”中注册了账号,就相关环境问题提交了整改材料或做出了公开说明,在房地产企业等品牌商的关注中降低了环境风险等级,在公众对企业的环境关注中,赢得了绿色品牌形象。
绿链行动也将不断积累绿色案例,由点到面,逐步影响更多人,影响面将持续扩大,让更多人对好的企业、好的产品有更多的认知,营造一个良品驱逐劣品的大趋势。
行政和市场的两只手都在筛选绿链企业
政府在关注绿链企业
建立绿色供应链。以汽车、电子电器、通信、机械、大型成套装备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绿色供应链标准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支撑,带动上游零部件或元器件供应商和下游回收处理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践行环境保护责任,构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涵盖采购、生产、营销、回收、物流等环节的绿色供应链。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自十八大以来,政府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中关于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关于推动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关于建立健全工业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导思想。
采购商在关注绿链企业

旭辉集团推动一家上海供应商完成违法违规项目清理整治
旭辉集团是中城联采的成员企业之一,越来越多的采购商正像旭辉集团一样,使用环保大数据来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识别供应链上有环境风险的供应商并推动其积极整改。
朗诗集团也同样作为中城联采的成员企业之一,在本次第十批联采中积极推动广州某供应商就环境违规问题进行环境整改。该供应商通过成立环境管理小组,聘请专业环保专家对现场进行评估,将污水收集池附近的雨水井口封闭,保证生产废水不会进入雨水井;扩大污水收集池容积,将污水收集能力扩大到40立方米等一系列的措施解决了相关环境污染问题。该供应商的环境风险持续下降,环境表现不断提升,成为绿色联采中的又一优秀案例!(详情请点击此处)
环境信息大数据帮助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商识别供应链上的高风险,让企业能够推动其积极整改或者规避它而选择更绿色、风险更低的供应商,环境大数据的应用愈加广泛。

应该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自己的供应链安全问题,识别供应商的环境风险,将环保原则纳入供应商管理机制,为企业自身的供应链安全提供保障。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将供应商的环境表现纳入招采评估体系,要求对环境违规问题积极整改,要求供应链相关企业的环境风险不断降低,且该要求不断传导,不断向供应链上游延伸。
至今,绿链行动已有100家房地产企业加入,这些企业年销售额近2万亿人民币,约占行业规模的20%。推出符合环境合规性筛查的供应商“白名单”共3669家,涉及7个产品品类,其中供应链环境合规化共3566家,铝合金无铬钝化24家,木材来源合法化10家,人造板甲醛控制8家,保温材料10家,水性涂料24家,石材清洁生产27家。

在“白名单”的基础上,绿链行动还推出了环境表现优异的供应商“绿名单”评估标准,并正在筹划推出“黑名单”机制,以公开发表的环境评价作为依据,对环境表现较差的企业进行约谈和通知,并进行多次复评,最终使不太愿意整改的供应商进入“黑名单”。
随着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出台和落实,将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不断加入到绿链行动中来,不断筛选出符合环境标准的“白名单”供应商,用良币驱逐劣币,优化自身的供应链管理。而这种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趋势不仅仅只席卷了房地产行业,也在其他纺织、电子、化工等行业中不断扩展。
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披露环境信息
最近,15家上市钢铁企业,在2019年年报中做出了较为完整的环境信息披露,或对社会质疑进行了及时回应。其中酒钢宏兴(600307)、新兴铸管(000778)、常宝股份(002478)、杭钢股份(600126)、鞍钢股份(000898)和南钢股份(600282),通过年报或社会责任报告向社会公开披露自身或分子控等关联公司针对环境问题的处罚及整改情况;太钢不锈(000825)积极通过第三方审核,并向社会披露整改报告。(详情请点击此处)

随着中国企业环境信息不断公开、透明,随着政府不断加强信息公开和环保督察力度,随着公众的积极参与,公众的环保意识提升,不论是主动或被动,供应商都必须关注自身的环境表现,对违规的环境问题及时整改;不管愿意或不愿意,各个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趋势正在壮大,正在塑造未来。
加入绿色联采是大势所趋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马鞍山市考察调研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当前,绿色供应链行动在政府层面、市场层面、公众层面的关注度不断上升,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一把金钥匙。
希望各位联合采购供应商积极行动起来,注册蔚蓝地图并提交相关环境披露信息,进入绿色采购“白名单”,与绿链行动各方一起共同打造绿色联采,成为绿色转型的优秀案例和行业标杆!
